《污水處理廠進水異常應急處置方案》講解了為避免進水異常對污水處理廠生產運行造成的損失,提高污水廠自身的運行管理質量,確保出水穩定達標或與政府達成關于進水異常免責事宜的一致性而制定的辦法。該方案描述了適用于運行進水水質異常應急處置的詳細內容。在事故風險分析部分,指出可能發生的主要事故類型包括雨季或上游排污單位排水量較多導致的進水量超過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規模,以及上游排污單位污水處理設施發生故障等,這些情況均可使進水COD、氨氮等因子超標,進而沖擊污水處理系統,可能導致出水超標。對于可能發生事故的征兆也有明確界定,如暴雨期下雨量增多、節假日用水量變化、現場監測到進水水質逐漸增高和在線監測系統出現指標超標等。現場處置措施分為進水水質超標和進水水量超標的現場處置,針對不同超標程度制定了具體的補救措施,例如提高生物池對有機負荷的去除率、增加供氣量以應對COD超標;調整生物池工藝運行、加大曝氣量應對氨氮超標等,并且強調了發現重金屬超標時與上游企業及環保局聯系的重要性。同時,在進水水量超標時明確了從氣象預警到實際操作中的各項步驟,確保設備完好、人員安全以及及時匯報與申請應急溢流等措施。最后,注意事項部分則強調了第一時間向上級請示、安排人員排查原因、做好監測記錄、遵循準則操作、保證人員作業安全、必要時請求救援和定期評審修訂預案等內容。
《污水處理廠進水異常應急處置方案》適用于污水處理行業領域,尤其適用于那些可能面臨進水水質或水量異常問題的污水處理廠。無論是位于城市還是工業區周邊,只要存在因雨季、上游企業排污等因素可能導致進水異常的情況,本方案都能提供有效的指導和支持。具體來說,它不僅適合污水處理廠的操作人員、值班人員、運行經理等相關工作人員使用,還適用于環保部門和水務管理部門作為監督和指導的依據,有助于各相關方共同保障污水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行,維護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