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礦山危險源統計表》講解了礦山作業活動中存在的各類風險點及其對應不同等級危險源的具體數量,為安全管理提供了詳細的量化參考。從該統計表看出,爆破作業作為一類重大安全隱患,在紅(1級)橙(2級)黃(3級)藍(4級)四類不同危險等級上均有體現,總數高達12處;而其他諸如穿孔作業、鏟裝作業等作業活動的危險等級主要分布在黃和藍色區間。例如穿孔作業共有7個危險源,全部集中在較低風險層級,黃色3個,藍色4個,同類型還包括鏟裝作業等。關于設備設施方面,則以不同礦用設備為單元進行分析評價:像礦用自卸車這種大型移動設備也擁有著一定的安全風險,達到7項之多,涵蓋較廣泛的低至中等危險級別;在鑿巖崗位和部分職業健康相關崗位里,如運輸崗位等的職業健康風險則集中表現為較少且較低程度的危險分布。統計總合數據顯示礦山整體面臨1個最高等級(紅色)、14個次高(橙色)共計275個危險源。
《3.7礦山危險源統計表》適用于礦山開采及相關領域的安全管理和評估人員,這些人員能夠利用本表詳細了解并掌握礦山內各種風險的發生位置及嚴重性分級,制定精準的安全防范措施和應急策略。尤其對于礦山企業內部安全主管來說,這份統計文檔是不可或缺的工作依據;同時對監管機構而言也便于根據數據開展監督檢查,提升整個礦山運營過程中的安全性與合規性,保障從業者生命健康以及促進企業可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