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業礦井防治水措施》講解了新建礦井在基建過程中對水文地質條件的進一步查明以及提高對防治水工作的認識,確保嚴格執行相關安全規程和文件精神,堅持水患隱患不解除不生產的理念。文中詳細描述了為預防突水事故而成立的防治水領導機構及其成員構成,并明確了各個職能部門的責任。文章強調了地面防治水作為第一道防線的重要性,具體闡述了包括填塞通道、排除積水、挖排洪溝等在內的地面防排水措施。對于井下防治水,文檔首先指出需通過勘測來查明地下水源情況并確定積水線、探水線與警戒線。它還規定了井下生產必須遵循“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并列舉了需要停止掘進進行探水的情況。此外,文檔還特別說明了探水前后的注意事項,例如加強支護、檢查排水系統、設置套管及確保通訊暢通等。關于放水(疏干),文檔介紹了直接放水、先堵后放等方法,適用于不同類型的含水層。同時,針對放水過程中的積水量估計、控制放水數量及流量、監測有害氣體含量等方面進行了細致指導。文檔還提到了留設防水煤柱的目的和分類,以及截水和堵水的具體措施,如設置水閘門或水閘墻、注漿堵水等。
《煤業礦井防治水措施》適用于新建煤礦企業,特別是那些處于簡單偏中等水文地質類型區域的企業。該文檔為煤礦管理層提供了全面的防治水工作指南,幫助他們理解如何組織和實施有效的防治水措施,以保障礦井的安全運營。此外,文檔也適用于參與煤礦建設、設計、施工的技術人員,以及負責日常安全管理的相關人員,確保所有相關人員都能按照規范操作,有效防范水害風險,減少因突水引發的重大災難事故,保障礦工的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