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的質量指標及要求》講解了焦炭作為固體燃料,在高溫干餾后獲得,主要由固定碳組成,具有金屬光澤和堅硬多孔的特性。文章詳細描述了影響高爐操作順利性的幾個關鍵質量指標。粒度方面,強調了均勻性的重要性,建議冶金焦平均粒度在50毫米左右,且控制在25至70毫米范圍內,特別是40至60毫米粒級的含量應提高。對于灰分,指出其為焦炭中的雜質,主要包括SiO2、Al2O3等酸性氧化物,灰分增加會破壞焦炭結構,降低強度并增大表面積,故要求盡量低。硫分被定義為有害成分,過高的硫分會降低生鐵質量和高爐操作指標,因此需要選擇低硫煤以減少焦炭硫分。機械強度與熱強度是衡量焦炭支撐骨架作用的重要指標,包括抗碎強度、耐磨強度、反應性和反應后強度。轉鼓試驗廣泛用于測定這些強度。焦炭反應性特指焦炭與CO2在1100℃下的化學反應能力,反應后強度則反映了反應后的剩余強度。中國對冶金焦炭質量標準有明確規定,一級冶金焦CRI不高于30.0%,CSR不低于60.0%;二級冶金焦CRI不高于35.0%,CSR不低于55.0%。揮發分是評估焦炭成熟度的重要標志,一般不超過1.8%,過高會導致焦炭未完全成熟,增加污染。磷含量方面,含磷高的焦炭會使生鐵冷脆性增大,因此配合煤的磷含量需低于0.030%,以控制焦炭中磷的含量。
《焦炭的質量指標及要求》適用于冶金行業,特別是鋼鐵生產企業中的煉鐵環節。該文檔為從事焦炭生產、采購、質檢以及高爐操作的技術人員提供指導。它幫助相關人員了解和掌握焦炭各項質量指標的具體要求,確保焦炭的質量符合生產工藝需求,從而保障高爐操作的順利進行,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也適用于相關研究機構和技術監管部門,為其制定和審核焦炭質量標準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