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個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講解了建立和管理勞動者的個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的方法,該文件為每位建檔勞動者提供詳盡的職業健康保護資料。《勞動者個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描述了包含個人信息卡、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和歷次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三個主要部分的內容。在個人信息卡(表6-1)部分,《勞動者個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記錄勞動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別、參加工作時間、身份證號碼等,同時記錄詳細的職業史及接觸有害物質的歷史。這使得管理人員能夠全面了解勞動者的工作經歷及其潛在的健康風險。《勞動者個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針對工作場所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定期檢測的結果也得到了充分的關注,通過填寫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表(表6-2),明確顯示每一次檢測的時間、執行機構以及檢測得出的具體危害數據,并且標注了相應的防護措施。此外,《勞動者個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還重視勞動者的身體健康變化記錄與追蹤,利用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表格(表6-3),系統地整理并更新每次體檢的結論與后續應對策略。對于任何檢查種類下的發現,包括疑似職業病等情況,均做出具體標記以備查詢和進一步處理,確保勞動者的職業安全健康權益得到持續有效的保障。
《勞動者個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適用于各類存在職業病危害風險的企業單位或機構,在化學制品制造業、礦產開采業等行業廣泛應用。所有涉及到可能接觸有害因素的職業工人均應建立此類檔案。從大型化工廠一線生產作業人員到從事重金屬提煉加工的小型企業員工都能從中受益。它不僅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和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工具,也是監管部門審查的重要依據,幫助企業管理者掌握員工個體的職業暴露狀況和個人健康動態,制定科學合理的職業病防治方案;同時也是勞動者維護自身健康權利的有力憑證,使其能更好地接受針對性的職業健康管理服務,減少職業病發生的概率,提高整體勞動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