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對混凝土內部相對濕度的影響》講解了通過電容式溫濕度數字傳感器研究粉煤灰摻量和細度對混凝土內部相對濕度影響的過程與結果。文章展示了隨著齡期增長,混凝土試件的內部相對濕度逐漸降低,在90天時趨于穩定。相對于基準混凝土試件,粉煤灰可以延緩這一過程,其中II級粉煤灰在20%摻量時延緩效果最佳,10%次之,而30%摻量的效果接近基準混凝土。對于不同細度但其他指標相近的I級和II級粉煤灰,它們對混凝土內部相對濕度的影響相似,III級粉煤灰延緩內部相對濕度降低的效果較弱。研究表明,粉煤灰活性低于水泥,等量取代水泥后減慢了膠凝材料體系的水化反應速度,進而延緩了內部相對濕度的下降。當粉煤灰摻量增加到20%時延緩效果最優,但超過此比例會減少水泥量,導致水化產物減少,惡化內部孔隙結構并增加水汽遷移通道,從而減弱其延緩作用。
《粉煤灰對混凝土內部相對濕度的影響》適用于建筑工程領域中涉及使用C30混凝土的施工方、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該文檔有助于他們理解粉煤灰摻入對混凝土性能的具體影響,特別是在選擇合適的粉煤灰等級和摻量方面提供指導。文中提供的數據和結論能夠幫助從業者優化混凝土配比,提高工程質量,并確保建筑物長期穩定性和耐久性。此外,對于從事建筑材料研究和開發的專業人士來說,這份資料也是重要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