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負載二氧化鈦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機物》講解了利用燃煤電廠排放的粉煤灰微球作為載體,采用溶膠-凝膠法將二氧化鈦負載到粉煤灰表面,形成一種新型復合光催化材料TiO2 CFA。文章對這種復合材料進行了掃描電鏡、X射線衍射和氮吸附測試,并通過羅丹明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脫色反應研究了不同TiO2負載量對光催化性能及重復使用性能的影響。研究表明,隨著TiO2負載量增加,光催化性能得到提升,但過高的負載量會導致TiO2顆粒在水處理過程中容易脫落,影響其重復使用性能。實驗結果顯示,在最佳負載量為8%時,該材料循環使用6次后光催化降解效率依然保持穩定,羅丹明的降解脫色率均達到97%以上。此外,文章還探討了粉煤灰作為一種廉價且化學性質穩定的載體,相較于其他傳統載體如玻璃片、陶瓷片等,在水處理中的優勢,強調了其易于回收和分散于水中與污染物充分接觸的特點。
《粉煤灰負載二氧化鈦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機物》適用于從事環境保護、污水處理及新材料研發領域的科研人員和技術工作者。特別是對于關注如何有效利用工業廢棄物如粉煤灰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研究者來說,本文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信息。同時,它也適用于正在尋找低成本、高效能光催化材料的企業和機構,尤其是那些致力于開發可持續環保技術的企業。文中介紹的方法和技術可以應用于各類廢水處理工程中,為實現以廢治廢、降低水處理成本提供了一種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