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力作用下樓梯間的常見震害及設計建議》講解了歷次地震中結構樓梯間遭受的嚴重破壞情況,這些破壞導致撤離路線受阻,進而造成人員傷亡。文章分析了樓梯間在地震作用下的薄弱環節,描述了常見的破壞類型如梯段板受拉區鋼筋屈服、梯板施工縫處破壞、梯梁剪切破壞以及外縱墻倒塌等。同時指出樓梯作為緊急逃生通道的重要性,并強調保持樓梯結構整體性能和避免非結構部件脫落堵塞的重要性。文中提到樓梯間填充墻和側墻的局部垮塌會嚴重影響逃生路線的通暢。針對這些問題,文章提出了一些必要的結構措施以加強樓梯間的抗震設計,例如增強樓梯間填充構件的構造要求,改進梯段板與平臺梁之間的連接方式,提高梯梁抗剪扭能力,合理設置構造柱并采取有效的墻體拉結措施等。
《地震力作用下樓梯間的常見震害及設計建議》適用于建筑結構工程師、建筑設計單位以及相關科研機構的專業人員。該文為從事建筑設計尤其是抗震設計的工程師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幫助他們理解樓梯間在地震中的脆弱性及其破壞模式,從而采取適當的結構措施來提升樓梯間的抗震性能。此外,這篇文章對于參與建筑物安全評估和改造工作的技術人員也有重要參考價值,有助于確保新建或既有建筑中的樓梯間能夠在地震發生時發揮其應有的疏散功能,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