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管道的脆性斷裂》講解了國內外對油氣管道脆性斷裂事故的認識差異及應對措施。文章指出,工業發達國家由于冶金工業的進步和管材技術要求的提高,在過去十多年中脆性斷裂事故已顯著減少。而我國管道工業起步較晚,管道工作者對斷裂力學分析了解不足,導致七十年代后仍有多起脆性斷裂事故發生。文中詳細描述了管材沖擊韌性與溫度的關系,指出存在一個韌脆轉變溫度,當溫度低于該值時材料由韌性向脆性轉變,影響其抗斷裂能力。通過對X60鋼管夏氏沖擊能和斷口剪切面積隨溫度變化關系的研究,明確了剪切面積百分比在判斷材料抗斷裂性能中的重要性,并介紹了FATT(斷裂形貌轉變溫度)的定義及其分類方法。文中還比較了不同試驗方法(DWTT、Charpy V 試驗等)在評估管材性能上的優缺點,特別是DWTT試驗更能反映鋼管實際狀況。此外,通過對比三種鋼材(日本進口TS-52K、武鋼WH-X60、西德WG-X60)的性能數據,強調了選擇合適管材的重要性。
《油氣管道的脆性斷裂》適用于油氣管道的設計、施工、維護等相關領域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對于從事油氣輸送系統規劃的專業人士來說,理解脆性斷裂機理有助于優化選材標準,提升管道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提供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手段,可以幫助從業人員更好地預測和預防管道脆性斷裂風險,特別是在寒冷地區的管道建設和運行過程中,確保所選用材料能夠在低溫環境下保持足夠的韌性,避免因溫度驟降引發的安全隱患。同時,該文也為科研人員提供了寶貴的實驗數據和分析方法,促進斷裂力學領域研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