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業水體污染風險辨識與防控》講解了石油行業因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品的特性,導致其成為特重大事故高發區。文章以2005年吉化雙苯廠火災爆炸引發的重大水污染事件為例,指出了傳統事故處理思路忽視環境風險特別是水體環境風險的問題,并強調了缺乏相應環境應急措施和手段所帶來的嚴重后果。文中詳細探討了水體污染風險辨識與評估的具體方法,包括水體污染危險源辨識、確定環境危害目標、環境危害途徑分析以及水體污染危險源評估四個方面。在水體污染危險源辨識部分,列舉了可能造成水體危害的毒性物質、腐蝕性物質和油類物質,并明確了識別這些物質的工作內容;確定環境危害目標時,強調對臨近水域如江河湖海等環境敏感水域的基本狀況進行分析;環境危害途徑分析則進一步探討了危險單元泄漏的可能性及途徑;最后,在水體污染危險源評估中,從防控能力分析、設施措施的有效性以及預測事故影響等方面進行了闡述,旨在為石化企業提供全面系統的水體污染風險辨識與防控指南。
《石化企業水體污染風險辨識與防控》適用于所有臨近敏感水域的石化企業,尤其是那些在生產、儲存、運輸過程中涉及毒性物質、腐蝕性物質和油類物質的企業。該文檔不僅為企業的安全管理團隊提供了指導,也為企業制定有針對性的整改方案和應急預案提供了依據。通過對水體污染風險的全面辨識與評估,企業能夠更好地預防和應對潛在的環境污染事故,減少環境破壞和社會影響,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此外,本指南還適用于環保監管部門,為其監督和指導石化企業加強水體污染防控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