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裝置安全管控措施》講解了27萬噸硝酸裝置的生產特點及潛在的安全風險,特別是氨氧化工藝過程中的火災爆炸危險性。文章指出該生產工藝連續性強,自動化控制程度高,但同時具備高溫、高壓和強腐蝕特性。文中提到儀表SIL定級后發現13項儀表控制回路需要改進,在改造未完成前需嚴格執行安全管控措施以確保裝置安全穩定運行。裝置的爆炸危險性主要體現在氨氧化反應器系統、氫氣以及硝酸銨三個方面。氨易于揮發且具有可燃性,其在混合氣中的含量不得超過11.5%,否則存在爆炸風險;氫氣用于引燃氨燃燒,操作不當極易形成爆炸混合物;而硝酸銨則可能在停車后若未清洗吹掃而殘留于系統內,在開車或檢修時產生爆炸。鍋爐系統的爆炸危險同樣不容忽視,一旦給水系統缺水、中斷或者循環泵斷電停運,將導致汽包超壓甚至爆炸。此外,從工藝過程分析,系統發生爆炸有兩種情形:物理爆炸和化學爆炸。前者如廢熱鍋爐缺水、超壓、超溫等;后者則涉及反應器內的氨、氫氣和硝酸銨等物質,在特定條件下可能發生爆炸。針對這些潛在風險,文章詳細列出了開停車過程中的具體安全控制措施,包括對氨蒸發系統和氨氧化系統的嚴格監控與操作規范。
《硝酸裝置安全管控措施》適用于從事硝酸生產及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對于技術人員而言,文件提供了有關氨氧化工藝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火災爆炸危險性的專業知識和技術細節,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設備的工作原理和潛在風險點。對于管理人員來說,該文檔為制定安全管理策略提供了依據,強調了在儀表SIL定級改造未完成期間必須嚴格執行的安全管控措施的重要性。而對于一線的操作人員,此文檔則是指導他們如何正確進行開停車操作、日常監控以及應急處理的重要指南,確保他們在執行任務時能夠遵循嚴格的安全標準,保障自身安全和裝置的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