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樹分析方法介紹》講解了故障樹分析法(FTA)的發展歷程、基本概念和具體應用。故障樹分析法由美國貝爾電話研究所的沃森和默恩斯于1961年首次提出,用于分析民兵式導彈發射控制系統。之后波音公司的研究人員將其應用于宇航領域,并隨著1974年麻省理工學院關于核電站事故危險性評價報告的發表,故障樹分析法開始廣泛應用于化工、機械等多個工業領域。故障樹分析以選定系統最大影響的故障作為頂事件,通過逐級分解至底事件,形成邏輯清晰的樹狀圖。故障樹分析過程包括建立故障樹、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三個主要步驟。在建立故障樹時,需確定頂事件、建立邊界條件并使用適當的建樹符號。頂事件的選擇要明確定義且便于度量,邊界條件則為了簡化建樹工作,強調邏輯性和系統中事件的邏輯關系。最后,通過一個減速器故障的例子詳細說明了建樹過程,展示了如何從頂事件逐步分解到具體的元件故障。
《故障樹分析方法介紹》適用于航空航天、化工、機械制造、核電等高風險行業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這些領域的設備復雜,故障可能導致嚴重后果,因此需要嚴謹的風險評估工具。故障樹分析法為他們提供了一種系統化的方法來識別潛在故障模式及其原因,有助于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該方法也適用于從事系統安全評估的研究人員和相關專業學生,幫助他們理解復雜的系統故障機制,掌握有效的故障診斷與預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