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墜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講解了針對墜落高度基準面2米以上(含2米)可能發生的各類高處作業的墜落情況。文中明確了高處作業類型包括臨邊、洞口、攀登、懸空、操作平臺以及交叉作業的墜落風險。文件對事故可能涉及的地方和設備作了界定,指出生產場所2米以上作業位置為危險源。詳細闡述了發生此類事故對人體傷害的程度與范圍,并且描述了在不同類型傷害下的身體表象,包括多個器官或系統受損,以及致命情況。文檔分析了引發事故的因素:有登高禁忌癥者的不適當安排,未經許可的通道攀爬,勞防用品缺失或不當,腳滑踩空,防護設施薄弱,防護用品缺陷,同時歸納了幾種預兆信號,如無防護網,作業人員證件缺失或疲勞工作等狀況。該文件也指出事故可能會導致營救不當而造成的二次傷害。對于應急處置機制,文檔建立了由維修部主管、各級組長及副組長構成的工作小組并定義職責分配,具體描述從掌握災情報告、資源調配,再到救援行動展開的全過程管理。
《高處墜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適用于需要執行高空作業的建筑施工行業,化工廠檢修工作中的高空任務,以及電力傳輸塔、通信桿架設維護中不可避免的高層作業環境。它為那些負責員工生命安全的企業經理人、安全生產監督人員、現場管理人員、維修人員等提供了一份詳盡的緊急預案參考手冊,有助于他們制定相應的防范和響應計劃,降低事故風險。此方案亦是高危作業單位內部培訓和外部監管機構審核標準的重要資料,確保所有相關人員了解高處作業的危害性和應對措施,以減少人身傷害的可能性,提高整體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