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防災應急避險手冊》講解了應對自然災害緊急救援的知識,特別是地震遇險的處理方法。該手冊的第一篇深入探討了地震這一由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殼震動現象,并區分了不同類型如陷落地震、火山地震和構造地震,其中構造地震對人類的危害最大。通過對歷史上重大地震事故的回顧,如1976年河北唐山的7.8級地震以及2008年四川汶川的8級地震,詳細描述了這些災難造成的巨大生命財產損失。同時,手冊還分析了我國地震活動的主要分布區域,包括臺灣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和東南沿海等地。為了幫助公眾在地震發生時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手冊》提供了四個緊急避震的原則:伏而待定、因地制宜、尋找三角空間避險和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內。每個原則都配有具體的逃生寶典,指導人們如何在不同環境下采取最有效的避險措施。此外,《手冊》還針對特殊場所如學校、商店等人員密集區提出了避震建議,并介紹了被埋后的自救方法,強調保持冷靜、合理利用周圍物品求生的重要性。最后,《手冊》簡要介紹了專業救援隊伍及其裝備,如聲波探測儀和紅外線探測儀等先進設備的作用。
《全民防災應急避險手冊》適用于所有可能面臨自然災害風險的人群,尤其適合居住在中國地震多發區的居民學習使用。無論是普通市民還是在校學生、上班族,都能從中受益。它不僅為個人提供了寶貴的生存技巧,也為社區、單位等集體組織制定應急預案提供了參考依據。對于從事建筑規劃、災害管理等相關行業的專業人士來說,《手冊》同樣具有重要價值,可以幫助他們更全面地理解地震風險并提升應急響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