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流對人體的作用》講解了電流通過人體對人類造成有害影響的具體機制和因素,描述了電流作用于人體可能引起的如刺痛、痙攣、昏迷乃至心律不齊和心室顫動等嚴重生理反應。文件明確了電流大小、持續時間、通過的途徑、電流種類、電壓水平以及人體狀況六個主要方面與電擊傷害嚴重程度的關系。對于工頻電流,依據其造成的不同生理現象定義了感知電流、擺脫電流和致命電流的概念并提供了量化值,強調成年男性和女性以及兒童對這幾種電流的耐受度存在差異。關于通電持續時間的影響,則指出隨著時間延長,人體電阻降低進而使通過的電流增加。電流途徑上手到腳被認定為最危險,因為該路徑直接涉及心臟;從身體部分描述了電流通過脊髓可能引發癱瘓。對于不同類型電流的比較中強調25 - 300Hz交流電最為危險,且隨著頻率增高危險性下降,但也指出了高壓高頻電流仍有極大風險。電壓章節提及高電壓將導致更嚴重的傷害風險,并說明根據中國國家標準安全電壓設定在一般情況下為36V,在特定潮濕環境下為12V,最后解釋人體狀態會直接影響電擊后果。
《電流對人體的作用》適用于電力行業的從業工作者、電氣工程師以及其他涉及電力操作人員。文檔旨在幫助這些專業人群理解電流對人類健康帶來的潛在威脅,從而設計更為安全的工作程序或電氣設備,確保工作中人員的人身安全。此文件也有助于醫療機構相關專業人員,特別是處理電擊事故時提供醫學參考和支持。任何涉及到電流作業的企業管理層同樣可以應用這份材料來制定安全管理規定,提高整體的安全標準,減少電擊事故的發生概率,保護職工免受電流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