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安全工作中的16種危險人》講解了事故致因的多維度成因,并具體針對人為因素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安全管理領域中存在這樣一種共識:事故大多歸結于人為因素,該結論源自170萬宗事故案例研究所得出的統計數據表明,由于不規范動作及不當行為引發的人為原因導致了大約88%的事故發生率。對于某廠2004年的生產性事件,違章作業、對潛在危害缺乏識別意識占據了較大比例,總計達74%的比例由人的失誤引起。在該資料里提到的十六種容易招致危險的人物原型具有典型性和廣泛的代表性,從敢于冒險、“明知故犯”的違規人員到受習慣驅使產生麻木感的操作員,再到易受緊張氛圍干擾的手忙腳亂者、基于個人主觀判斷而漠視規章制度的特立獨行之人等皆包含在內的分類詳述揭示出不同類型心理動機對安全事故的影響機制,這警示我們安全防范須從改變人員思想著手。
《預防安全工作中的16種危險人》適用于各類涉及生產操作活動的企業組織。無論是在制造業生產線、化工行業,還是建筑施工項目以及其他存在潛在危險工況的工作環境中,該材料為企業管理者和一線員工提供了一個理解和識別不同人格特質背后隱藏安全隱患的機會。通過認識這些可能存在于同事之間或自身身上的危險性格標簽,相關人員可以在日后的作業流程中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制定相應管理策略以消除安全隱患,從而有效地提升整體職場的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