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資產和設備管理制度》講解了信息資產從獲取、分類、使用到處置等全流程的管理規定以及各部門的職責劃分。該制度適用于所有可存儲信息數據的信息載體,并對具體管理職責做出了明確規定:辦公室負責對信息資產進行全面管理,涵蓋分類、匯總、使用和處置等過程,同時承擔安全設備的選型、檢測、安裝、登記和維護等任務。文件詳細列出了計算機資產統計應包含的內容如主機名、IP 地址、責任人及物理位置等關鍵信息,并明確軟件、硬件設施和服務性設施以采購形式獲取需依照相關規定執行驗收工作;信息資產來源還包括外包供應商和市場等渠道。在信息資產的分類上,《制度》依據不同的特性分為多種類型并為每類信息資產設定了相應的管理規則。例如將硬件設備細化至不同種類并對其管理和存放提供了細致指導,強調機房選址及環境安全要求;對于紙質文檔與電子介質,則根據其內容敏感性和重要程度定義保密級別及其標識方法,旨在保證各類信息資產能夠按規范有效管理、防止泄密且具備追溯性。此外,《制度》也涵蓋了服務設施和人員在內的多類資產管理要點,確立信息資產管理的重要原則,確保資產信息更新及時和準確反映資產實際狀況。
《信息資產和設備管理制度》適用于各類組織內部對自身所有的信息資產實施規范化管理和保護,特別是在涉及信息技術設備密集的企業或政府部門中應用廣泛。這些單位可能包含但不限于金融行業、通信運營商、大型互聯網企業以及擁有大量敏感業務數據處理需求的研究機構等場景。這些地方的信息資產不僅數量大且復雜程度高,在整個生命周期內需要高度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保障措施。而該制度為各層級員工在進行相關操作提供了具體的指引和規范框架,有助于加強整體風險防控能力。因此,《制度》為相關領域的單位制定科學合理的信息資產管理策略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