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點的預控》講解了危險點在作業過程中的重要性和其預防措施。文章指出,所謂危險點是可能引發危害的具體因素,包括不健康的作業環境、有缺陷的設備設施以及違反規程的人為行為,并強調了對這些潛在危險進行預先分析預測的重要性,通過超前判斷并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以避免事故的發生。它不僅強調要認識到客觀實在性、潛伏特性和復雜性等特點的存在,同時強調危險點可以識別并可加以預防的特性。例如,機組維修中交叉作業下的高處墜物,或是未停電檢修造成電力接地等具體情境下的危險情況分析。文中提到,危險點伴隨生產活動、惡劣天氣狀況和設備故障等因素而生。對于特殊氣象條件下工作時要注意生成相應的危險點;設備制造過程中留下的隱藏故障也可能演變成新的危險源;長期帶病工作的機具也會產生額外風險。最后還論述了習慣性違規操作易導致危險轉化成事故的論斷。
《危險點的預控》適用于多個領域的實際應用場景,尤其是高危行業中從事安全生產管理的專業人員、一線作業工人及相關管理人員使用。它有助于幫助涉及各類生產加工、建筑施工、電力檢修和其他含有高度人身傷害風險工作的企事業單位提升安全管理效率。本文件提供的理論框架能夠為企業提供系統的方法來識別、評估、監控各種工作環境下的危險因素,使得所有從業人員更加清楚認識自身面臨的威脅,在日常工作中保持高度警覺和謹慎態度,進而有效減少乃至杜絕事故發生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