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講解了在寒冷地區進行混凝土冬季施工的重要性及具體實施方法。該文章提到在環境溫度降至5度并持續五天時,采取適當措施可以保證新施工混凝土不會因早期凍結而受損,從而使工程效果媲美其他季節。冬季施工中,水泥的水化作用速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當溫度下降至0度,混凝土內的游離水凍結導致體積膨脹、強度停止增長,且形成冰凌,進而削弱水泥漿與骨料和鋼筋的粘結力,最終影響整體抗壓強度與耐久性。文章指出,在澆灌后保持適當養護期限對防止混凝土早期凍害意義重大,并且闡述不同預養期限和初期強度對后期受凍后的強度損失影響。還提到了有關于不致凍害的最低臨界強度的規定,強調硅酸鹽或普通硅酸鹽水泥的臨界強度應為設計的30%,而礦渣硅酸鹽水泥需為設計值的40%。在實際應用時需要綜合考慮氣溫、工期要求等因素來選擇最合適的施工辦法以確保質量和經濟效益。
《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適用于從事公路、市政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尤其對于北方廣大低溫地區的混凝土項目施工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此文件為這些從業人員提供了詳細的操作指引和技術標準,幫助他們在寒冷環境下順利完成高質量的混凝土施工作業,同時也可為施工單位制定合理的項目計劃提供理論支持,包括確定最佳的養護時間、選用恰當的技術措施來確保混凝土性能,有效應對因低溫引起的工程質量問題。這一方案不僅有助于提升工程質量,也保障了工程按時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