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通用安全生產知識》講解了安全、事故以及相關預防和處理機制的基本概念。文件定義了安全為免除不可接受損害風險的狀態,描述了事故是生產過程中突發的意外事件。闡述了勞動保護通過法律手段和技術措施來維護勞動者的權益,并指出三違行為即違章指揮、操作及違反紀律帶來的安全隱患。文檔明確了四不傷害原則,要求個體和群體都要做到自保與互保,同時提出四不放過的原則用于事后調查處理以確保全面了解事故原因并落實整改措施。文件對輕傷、重傷、死亡的程度進行界定,并解釋各類安全事故責任區分標準,包括責任事故、非責任事故及破壞性事故等。對于企業職工工傷情況下的認定問題進行了規范,說明我國的安全管理由企業管理、行業監督、國家監察及勞動者自律多方協同,強調發生工傷后的應急響應流程是搶救和保護為主,同時強調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體系中的核心作用,即實行嚴格的生產責任制,并指明定期檢查有助于發現和消除潛在的風險因素,分析企業應致力于提升員工整體素質,包括認識危害重要性的認知教育和法律法規意識培養,具體到班組一級需進行詳盡的工作內容、制度規則、防護裝備等方面的介紹和培訓工作。
《100個通用安全生產知識》適用于各種制造工廠以及任何涉及人員參與操作機械或從事具有潛在危險工作的企事業單位。它為各行業的安全管理人員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方針,在建筑業可以保證工人在高樓林立和地下作業中的人身財產安全保障;同樣適用于礦山開采業避免礦井塌陷或氣體泄露造成的傷亡;對于化工廠而言可防止化學藥品泄漏造成的大范圍污染或者爆炸事故的發生;服務行業也需應用其中的規定保證顧客和員工在一個相對安全環境中接觸設備和服務設施;交通運輸行業中無論是航空還是陸地運輸亦或是海運領域都需要參照本手冊中關于車輛維護狀況、駕駛員行為規范等方面的知識降低交通肇事的可能性。這份資料不僅適合于一線的操作人員,而且管理層也應認真學習理解,從而推動全公司范圍內形成重視安全生產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