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廠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表》講解了水泥廠各項活動中可能存在的危險源、可能導致的事故類型、對應的風險等級和需要采取的具體控制措施。從上、下班途中至生產班前檢查,以及設備維護檢修過程中潛在的交通傷害、機械損傷等具體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為安全管理提供了詳盡的風險管控方案。上、下班途中的違規駕駛、自行車借道等行為導致車輛傷害風險,需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并定期開展安全教育培訓;過鐵道時忽視觀察、與其他機動車距離過近等情形也引發車輛事故威脅人身安全,應強化規則意識教育。生產班前檢查包括樓梯行走不當、勞保用品穿戴不合規等帶來的跌倒摔傷或身體損傷,務必提醒員工上下樓梯穩扎慢行,正確穿著必要的防護裝備,對于消防器材缺乏及安全設施損壞等情況,則要注重維護與更新確保應急時能夠正常運轉,對地面油污雜物及時清理保障作業區整潔有序。關于班前會議,《水泥廠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表》同樣指明必須重視安全教導工作、嚴禁酒后人員作業,且要求對工人身體健康狀況有足夠認知,保證所有安排都在考慮健康因素的前提下執行,而針對上班交接情況則強調制度遵守與記錄完整的重要性,避免由于交接模糊不清產生安全隱患。針對粘土輸送環節,《水泥廠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表》列舉了因疏通料口、防護裝置不到位或者粉塵污染造成的風險,并給出相應改進措施來防范事故的發生。對于破碎機制操作中容易產生的各種風險,文件指出其核心問題在于安全措施的合理實施上,在任何非停止運行狀態下禁止接觸正在工作的機器內部零件,當涉及到大型物件更換和檢修工作時,則需特別謹慎對待,制定科學嚴謹的安全計劃并嚴格執行,以此確保工作人員安全無憂。
《水泥廠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表》適用于水泥生產企業中的安全管理部門與全體職工群體,特別是負責企業安全生產規劃的專業人士。該文件為企業安全管理干部、一線班組長提供重要參考依據。無論是工廠的高級管理層為了建立健全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體系、降低各類事故發生概率,還是普通員工提高日常工作的安全性意識、了解自身在工作環境中的注意事項都具有極高的指導價值。此外,它還為新進職人員入職教育階段熟悉工作場所內的風險隱患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