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設備維修的十項原則》講解了關于電氣設備維修的基本步驟和注意事項,以一系列具體的維修原則來指導維護人員處理各類故障。文中提到先動口再動手強調維修時要優(yōu)先了解故障詳情、分析背景,并掌握電路原理與設備特點后再采取拆卸操作,且應同步制作拆卸圖紙及標記;對存在故障的電氣裝置檢查應由外觀開始逐步深入內部,在排查問題之前盡可能排除環(huán)境造成的故障因素;針對可能存在的機械性問題先行檢測,保證機械方面無礙之后才開展電氣部分檢驗,確保接觸狀況良好并考察機電運作的協調一致性。該文檔還提及先于供電情況下對按鈕、接觸器等配件進行非帶電情況的狀態(tài)判斷,而后才是實際使用中聽聲測量的方式確定故障點,針對一些故障是因污染或臟污所引起的可能性給出了清潔后再檢修的辦法;在整體的電氣系統(tǒng)內電源問題較常見所以應優(yōu)先考慮檢修此部分,并按照先普遍后特殊的思想對待故障排查;更換電器部件前必須首先確定外圍條件滿足設備運行的要求;對于包含直流交流在內的設備應該遵循先后原則分別檢修不同回路的工作點。面對調試問題與設備故障同時存在的情形時,需要先解決故障然后進行調試設置,并要求整個過程基于正常的電路邏輯之上展開。
《電氣設備維修的十項原則》適用于從事電力相關工作的人員特別是那些專門負責電氣系統(tǒng)安裝、維護、檢修的技術人員或工程師,同時也為參與工業(yè)生產制造領域內負責生產設備維護保養(yǎng)的人群提供指導,如制造業(yè)中的機器操作員或者技術主管。這些人群可以在面對電氣設備問題時利用其中的原則提高修理效率并且減少因為錯誤操作所帶來的風險損失,確保工作場所內的所有電氣設施能夠長期穩(wěn)定高效地運作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