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危險源風險點公示牌》講解了腳手架、臨邊防護、洞口防護、臨時用電以及施工機具五大施工現場安全風險點。腳手架部分指出,腳手架在施工過程中的多個可能隱患導致的事故發生風險。包括但不限于未及時編制或審批施工方案和簽字交底不全面的問題、作業人員證件與防護設備缺失隱患;懸挑及鋼管、扣件質量差問題;平網與防護欄未設或者設置不當等問題以及連墻件不足等可能導致的高處墜落事故。針對上述每個風險,《施工現場危險源風險點公示牌》提出了詳盡具體的改進管控措施,如確保每個工人都接受到安全培訓與防護,并且嚴格遵循各項施工要求。對于臨邊防護,則描述了各種因保護不當造成的高處墜落風險點并提供了解決方案,例如電梯井口設置符合標準防護和深基坑需搭建上人通道及警示標志;強調所有臨邊部位應安裝防護欄桿,并嚴禁違章拆除這些保護設施。有關洞口防護方面,列舉小于1.5米和大于1.5米預留洞口存在不同風險隱患及其相應的防止方法,例如對不同類型的洞口采取不同的安全對策,并確保其標識清晰、防護蓋板穩固無移動現象以避免潛在物體打擊等風險事件。臨時用電中列出了由于缺乏驗收程序和技術交底不全等原因所帶來的一系列電氣風險,并提供了關于如何保障電箱接地保護及電纜線合規鋪設等一系列預防性維護指導措施來防范觸電傷害風險的發生。針對施工機具板塊中提到的,機械設備未經有效驗收即投入使用的狀況進行了說明,同樣制定了詳細而明確的要求來確保設備使用安全。
《施工現場危險源風險點公示牌》適用于建筑工程領域內所有的建設單位和相關從業人員,無論是項目管理人員還是施工一線作業者,都應該充分了解此文檔中的內容。建設項目的現場監理工程師需利用這份文件規范自身的監督管理職責,同時負責教育一線員工正確認識施工中潛在的各類安全隱患。施工工人更應在每日作業開始前參考該公示內容自查是否具備必要的安全條件,以此最大程度降低事故發生的風險。總之,它旨在通過詳細的描述與預防措施幫助提升整個工程團隊對于安全生產的認識水平及自我防護意識,在各個細節層面上確保工程建設安全穩定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