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員工安全行為及安全心理》講解了近年來煤礦安全事故雖有所減少,但仍存有隱患,這多由職工的不安全行為引發。文中強調管理職工不安全行為是確保煤炭產業安全生產的關鍵要素。安全管理中,控制“人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為重中之重。“企業安全文化”的最終追求,在于將“安全觀念與安全價值觀”融入每位職工的行為習慣和生活之中,形成一種直覺反應,無論處理何種事情之前都要考慮到安全性。
企業要實現全方位的安全發展目標,就需要涉及多個學科的研究和應用。據統計數據表示絕大多數工業傷害事故可通過提高人的安全行為進行預防。文章探討分析了事故發生背后的深層次根源,并詳細區分了兩類不安全行為:有意和無意。這兩類不安全行為的發生邏輯截然不同,一個受到決策時的心理因素影響,而另一個則更多受認知和行為慣性作用;具體而言之,煤礦行業員工存在包括墮性、自私、僥幸、無所謂和從眾等幾種典型心理,分別導致不同的安全違規表現模式。
《對員工安全行為及安全心理》適用于各類存在潛在安全隱患的工作場景,尤其是在以高風險著稱的礦業開采行業中更顯重要。本文所提供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旨在幫助一線工人及相關管理層深入理解人因失誤的復雜機制,從而采取更具針對性措施去改善現場操作規程和加強個人安全責任意識,最終提升整個企業的安全性。同樣地,該文獻也適用于所有注重職工身心健康并追求長遠穩定發展的現代企業機構,在它們努力構建更為堅實的企業文化和安全制度之際提供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