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總則》講解了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歷史沿革及修訂實施的重大意義。歷史沿革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工程質量標準化階段(上世紀60年代至2004年),主題特征為嚴把工程質量“毫米”關;第二階段為安全質量標準化階段(2004年至2017年),從單一的工程質量達標擴展到安全管理、應急管理、職業健康管理等多個專業實施達標;第三階段為安全生產標準化階段(2017年至2020年),主題為“三位一體”,即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質量達標。修訂實施的重大意義在于,標準化實施幾十年來取得了巨大成就,推動了煤炭行業的全面進步和發展,保障了煤礦職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然而,標準化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和安全生產管理“兩張皮”、標準自身存在缺陷、要素不完整、缺乏閉環管理模式、邏輯關系模糊、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內容落伍以及與國際先進管理體系借鑒不足等。
《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總則》適用于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監管部門、行業研究機構及從業人員。該文檔旨在指導煤礦企業在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中的實踐操作,幫助監管部門進行有效監督,同時為行業研究提供參考依據,確保煤礦行業的安全生產水平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