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粗縮病田間鑒定技術規范DB13T1851-2013.pdf
-
資源ID:328057
資源大小:132.11KB
全文頁數:9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積分:1.98金幣
免費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快捷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玉米抗粗縮病田間鑒定技術規范DB13T1851-2013.pdf
《玉米抗粗縮病田間鑒定技術規范》講解了如何科學有效地對玉米品種和種質資源進行玉米粗縮病抗性的鑒定與評價,確保玉米在面對這種由水稻黑條矮縮病毒引起的典型植物病毒病時能夠具備可靠的防護能力。文檔首先定義了玉米粗縮病的主要癥狀特征以及負責傳播此病害的昆蟲灰飛虱作為傳毒介體的角色。針對鑒定圃的具體條件選擇、田間試驗設計、播種安排等方面提出了詳盡的要求,例如選擇了玉米主產區的特定月份播種、不采用任何化學殺蟲手段以模擬真實環境的影響等措施。在田間管理方面強調了遵循自然條件下進行,僅控制基本肥水而不過度干預植株生長狀態的重要性。病情調查部分則細分為玉米苗期及成株期的不同階段,并詳細描述了從初步發病率統計到成熟植株的嚴重程度分級評估全過程。該標準最終通過成株期校正病情指數來劃分抗病反應等級,設定了高抗至高感五個層次的標準范圍,旨在為新培育或者推廣利用中的各種玉米材料提供標準化評估依據。
《玉米抗粗縮病田間鑒定技術規范》適用于我國玉米生產區特別是黃淮海區域等玉米主要種植地帶,尤其是農業科研機構中從事育種工作的研究人員。對于希望篩選具有良好粗縮病抵抗力的優質玉米新品種的研究人員而言,《規范》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流程和技術指導;對于農作物保護專家來說,在實施大規模作物健康監測項目過程中,《規范》有助于準確評估不同玉米樣本對抗特定病害的實際效果。此外,這項規范同樣有益于地方農技部門,在制定本地農業發展戰略時考慮引入具有更強抗病力的新玉米品種,從而減少因病害造成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