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業靜電風險與防控》講解了靜電在化工生產過程中所構成的風險以及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措施。該內容介紹了燃燒所需的三要素:燃料、氧化劑和支持燃燒的點火源,明確燃燒一般需發生在氣相狀態并強調混合物的濃度范圍是影響其是否發生爆炸的關鍵參數之一。文件闡述了可燃物質包括氣體、蒸汽及粉塵,在與氧氣以一定濃度范圍內均勻混合形成預混氣的狀態下,遇著火源可能產生爆炸,同時提及具體的甲烷爆炸極限和閃點等基本理論概念,并詳細解釋了粉塵爆炸五個條件的構成及潛在的點火源,諸如熱表面、機械撞擊、摩擦生熱、雷擊或自熱分解等。對于靜電產生的機理,從材料間摩擦、接觸再到分離時電荷分布的變化入手進行分析,展示了不同起電形式(如導體與絕緣體間的起電)和放電機理及其對安全的影響。還具體討論了一些因不當操作造成的工業靜電火花引致事故的真實案例,例如感應帶電過程如何導致漏斗與液體之間的靜電釋放從而引爆蒸汽,又比如美國巴頓溶劑公司的石腦油儲罐燃爆事件,進一步深入探討如何系統評估和防范靜電危險。文中提到了確保所有導體接地、使用適當保護裝置抑制靜電產生及積累的重要性,并提出通過增加周圍環境的安全惰性氛圍來預防潛在威脅。
《化工企業靜電風險與防控》適用于從事化學品加工處理和儲存的企業及相關工作人員。尤其面向那些涉及易揮發性燃料、氣體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粉塵云的行業場所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文檔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理解框架,幫助這些單位更好地認識到在工作場所中可能存在的靜電引發事故的危害。此外,它還指導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防護機制來確保員工人身安全及設施財產的保全。因此,任何想要增強自己關于此類風險的專業知識并且改進實際工作環境中的安全性措施的人都可以從這份文檔中學到重要的理論基礎與實際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