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安全:輻射防護》講解了電離輻射的基礎知識、生物危害以及防護措施。本課件指出,輻射可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前者具有較高能量能夠引起物質的電離作用,包括放射性同位素釋放出的各種射線等,在實驗室場景里主要接觸的是人工電離輻射源。對實驗人員而言,最為嚴重的就是這類電離輻射可能帶來的風險。該材料探討了電離輻射與細胞交互機制及它對健康影響的程度,并具體列舉如放射病、白內障和致癌風險這樣的典型軀體效應和遺傳效應對后代的危害。接著強調,為保障工作人員的安全必須遵守三個核心原則以正當化所有放射實踐活動,確保個人劑量在限制內以及優化放射防護措施,還提供了多項操作建議確保日常實驗過程中的個人安全措施落實到位。
《實驗室安全:輻射防護》適用于參與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線裝置使用的科研人員、醫療技術人員和其他相關從業人員,尤其是高等院校實驗室研究人員和醫學院校師生等群體,他們每天都有較高的機會接觸到各類放射源。此外,本指導手冊也為負責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專業人士提供了詳細的防護指引信息,幫助建立并維持高標準的實驗室安全保障體系。對于希望了解基礎電離輻射防護原理的人士也同樣適用,以便于他們能夠識別風險點并在必要時實施適當的自我保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