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復產安全生產專題培訓》講解了節后復產階段的安全風險及應對措施,強調該時期極易爆發事故的特點,并深入闡述了為何要開展節后復產安全活動。文件中提到了此前實施的安全措施如何為生產保駕護航,例如安全生產五落實、五到位等預防性措施旨在降低潛在風險,保證順利生產。同時介紹了合規操作能幫助企業免除行政處罰并提高信譽度,以及通過發揮保險作用達到損失控制。文中用實際案例展示了復雜環境帶來的安全挑戰,比如陜西安康京昆高速的特別重大交通事故,將事故歸因于疲勞駕駛與超速行為,并針對相關方提出了不同層次的追責意見;分析了火災和機械傷害的可能途徑及其后果,并以印刷行業為例,說明了該行業內存在大量易燃材料引發火災隱患、快速運轉的機械設備容易導致機械傷害、化學物品對健康的不良影響等問題。另外,詳細解釋了機械運動可能形成的傷害種類和機械防護的重要性,如必須避免工人接觸到任何移動部件、確保安全設備有效工作等內容;最后提及了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及義務,指出勞動合同中的必要條款,強調工人遇到緊急危險情況下的應對權以及日常工作中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的重要性。
《節后復產安全生產專題培訓》適用于各類制造業、加工業特別是涉及大型或危險機械操作的企業員工進行節后復工準備期間的安全教育培訓,也適用于新入職人員對企業安全生產規則的學習。該文檔不僅適用于企業內部安全管理負責人、班組長等直接參與一線生產管理的人群學習參考;同時也建議政府部門、安全監察機構作為監督檢查的標準之一來指導企業強化安全生產意識,規范生產流程,保障廣大工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