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建設綜述》講解了從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核泄漏事件衍生出的安全文化的起源,闡述“安全文化”是源于這場重大災難,這一事件促使各界開始重視安全文化,并且詳細介紹了事故后每年龐大的善后費用及其對相關人群長期健康損害帶來的警示意義。文件探討英國和美國等多方對安全文化的定義,包括安全價值觀、態度及行為模式的綜合產物等方面,并強調在企業層面如何將這些元素整合以實現安全管理的目標。同時,文中也提及了中國對引入的安全文化概念既熟悉又陌生的態度,并列舉國內部分學者對企業安全文化的定義如:其被視為安全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的總和,既涵蓋了保障身心健康而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集合。文中深入剖析企業進行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實踐路徑,引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2008年出臺的《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導則》,旨在幫助企業理解和操作安全文化建設。文中還解釋安全文化的構成要素,例如工藝設備安全與工業文明背景下的事故預防文化,指出通過安全文化建設可以使安全管理工作由抽象變得實在可量化的具體措施,并為企業提供了一個用于自我縱向或橫向比較的標準依據,從而推動企業的安全管理邁向更高級別。
《安全文化建設綜述》適用于所有追求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標準和員工安全保障水平的企業。這包括但不僅限于高風險行業(如核電、礦山、石油化工),以及涉及復雜生產工藝流程的制造企業。同樣適用于正尋求改善工作場所安全性,確保員工身心健康的中小型企業,尤其是那些希望構建具有傳統性、先進性、真實性以及獨特個性的全面安全文化體系,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樹立良好的安全品牌形象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