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識別系統密碼應用技術要求 第4部分:電子標簽與讀寫器通信密碼應用技術要求GMT0035.4-2014.pdf
-
資源ID:342164
資源大小:785.17KB
全文頁數:12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積分:9.8金幣
免費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快捷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射頻識別系統密碼應用技術要求 第4部分:電子標簽與讀寫器通信密碼應用技術要求GMT0035.4-2014.pdf
《射頻識別系統密碼應用技術要求第4部分:電子標簽與讀寫器通信密碼應用技術要求》講解了關于射頻識別(RFID)系統中電子標簽和讀寫器間通信所涉及的密碼應用技術規范。該文件詳細闡述了為確保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所應滿足的具體條件,涵蓋機密性、完整性以及身份鑒別三個主要方面。對于傳輸信息的機密性保障,規定了通過加密手段防止敏感數據在傳輸中被截獲后泄露的方法,支持流加密或分組加密兩種機制。關于傳輸信息完整性保護,則強調利用密碼算法進行校驗計算以檢測并抵御信息篡改、刪除和插入等惡意行為。在身份鑒別環節,不僅描述了利用唯一標識符實現的基本鑒權機制,還深入探討了更安全可靠的挑戰-響應鑒別方案,具體包括讀寫器對電子標簽以及反向的過程。此外,基于不同級別的射頻識別系統的差異化安全需求,提出了符合各層次標準的具體要求,并明確了最低安全基準線。為了確保規定的可行性與高效執行,還提供了多種實際可行的技術實現路徑,例如采用對稱/非對稱加密方式進行雙向認證或協商建立臨時會話密鑰等內容,為相關技術的應用提供了指導性意見。
《射頻識別系統密碼應用技術要求第4部分:電子標簽與讀寫器通信密碼應用技術要求》適用于涉及使用射頻識別技術的相關行業,特別是那些需要高度關注數據傳輸安全性的領域,如物流管理、金融支付、智能交通和個人信息安全服務等。它為所有從事射頻識別系統研究、設計、制造及部署的專業人員和技術團隊提供了必要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準則。同時,這份標準也為監管機構制定了明確的標準框架,確保市場上各類RFID產品和服務都能達到統一且高標準的安全性能要求。對于希望提升自身信息安全防護水平的企業來說,這也是一個值得參考的重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