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線平衡的測定及目標》講解了生產線各工序的時間負荷均衡管理方法和標準,詳細說明了如何計算生產線平衡率并設定相應的績效目標,旨在構建生產效率最大化體系。通過IE部門對各工位的作業時間進行量化測算,采用特定公式(平衡率=生產各工站工時總和*100%/(生產人數*瓶頸工時))計算平衡率。文件指出生產線平衡測定主要由IE負責,在初期每周需測定平衡率,并根據結果評估產能,隨著生產周期延長調整為每月測定一次。同時設定了不同的MP階段下產線平衡率應達成的標準,如MP第一月要至少達到60%,隨后兩個月要求逐步提高至70%以上及80%以上。針對不達標的產線或存在生產問題的情形,文件還提出具體解決策略,包括IE、PE在內的多個相關部門需要協作,找出問題根源并給出相應對策,涵蓋從設備維修到品質管控,產品設計以及員工培訓等內容。
《生產線平衡的測定及目標》適用于制造行業中的各個生產車間與相關職能部門,特別適合那些重視提升整體作業流程效率、優化資源分配以及致力于減少生產浪費的企業環境。此文件不僅面向直接參與生產的工作人員,還包括生產線平衡改善團隊,這些人員需理解自身在維持和提高產線平衡方面的職責與作用,例如IE技術人員需負責產線平衡率的測評,而生產操作員則必須熟悉正確的作業方式。對于工程、開發等部門,則強調在產品結構和新工藝上給予支持,保障產品質量,推動創新和持續改進機制的形成,確保企業能穩定而高效地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