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危害因素識別記錄》講解了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分類,按照其來源和性質分為生產工藝過程、勞動過程中和生產環境中產生的三大類有害因素。對于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文檔詳細說明了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具體種類。其中化學因素涵蓋了生產性毒物和粉塵;物理因素列舉了異常氣象條件、氣壓變化、噪聲與振動及輻射現象;生物因素指出了可能存在的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在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方面,則強調了勞動組織不合理、勞動工具選擇不當等可能導致的傷害。此外,對于廠房建筑或布局造成的不良環境條件也進行了說明,并且還依據衛生部的相關辦法將可能的職業病危害具體細分為十大類別,包括不同類型的粉塵、放射性物質、化學物質和特定導致的職業疾病。
《職業危害因素識別記錄》適用于廣泛的職業安全健康領域,在工業制造企業中尤為關鍵。此文件為各類制造業如礦業、建筑業提供詳細的指引,用于識別潛在的工作環境危險,幫助企業管理者有效評估風險并采取預防措施,確保工作環境中工作人員的安全與健康。通過參照本文件內容,這些行業的企業能夠系統化地分析生產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危害,以實現更好的風險管理及合規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