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實驗室氣瓶安全管理》講解了高校實驗室內涉及的氣體鋼瓶管理的重要原則與規范,旨在確保高校科研環境中的安全生產。文件強調實驗室使用的各類氣體均屬于危險化學品并承載高壓,具有較高的燃爆和毒性風險,因此被列為特種設備管理對象,其儲存需滿足嚴格要求。文中指出氧氣這類氣體易與油脂發生反應導致嚴重后果,在存放時應置于陰涼、通風的場所,并嚴禁混儲且需要與火焰等發熱源隔離,還特別提到氧乙炔火焰作業時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同時開啟和調節氣體閥門要謹慎以防火災爆炸;氫氣因其極輕極易擴散而更具特殊性,為避免積聚造成爆炸風險,要求室內外設施保持一定間隔且保證充分換氣,操作人員應避免產生沖擊以及高溫對容器的影響,并注意在閥門泄漏或更換時保障安全性,氫氣使用中剩余壓力也不得過低以免二次污染。
《高校實驗室氣瓶安全管理》適用于全國高等院校的理科及工科學校中設有涉及氣體化學物質研究工作的各類實驗室,尤其涵蓋物理、化學、生物、工程和技術類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實驗室。它不僅適用于直接進行氣體操作的實驗室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作者,對于間接參與或者輔助這些工作的行政支持團隊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此外,在高校從事安全監管事務的安全監督員也必須掌握本文獻所描述的知識點,以為創建更高效更安全的教學實驗平臺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