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靜電知識講座》講解了靜電現象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的影響。該講座首先介紹了靜電放電(ESD)的常見現象,如人們從地毯上走過、梳頭或脫毛線衣時產生的火花,并指出這些現象背后是高達25,000V的靜電放電。雖然人類只能感覺到大約3,000V以上的靜電放電,但10V的ESD就可能毀壞現代IC內部的小零件。講座回顧了靜電學的歷史,提到古希臘哲學家塔勒斯在公元前640-546年發現了摩擦琥珀能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以及二十世紀中后期因靜電引發的多起重大事故,例如美國1960年至1975年間發生的116起火災爆炸事故。隨著高分子材料的廣泛應用和高科技工業的發展,靜電危害變得更為突出,尤其是在石化企業和電子行業中。講座強調了靜電防護的重要性,包括減少損失、提高產品質量和可靠性、提升生產效率等,并指出靜電防護的投資回報率可達1:95以上。此外,講座還詳細描述了靜電的產生機制,包括接觸分離起電、摩擦起電、感應靜電起電等多種方式,并列舉了不同物質的摩擦起電序列。最后,講座針對生產場所中的靜電危害源進行了分析,提醒相關人員注意人體活動和工作環境中的靜電積累。
《防靜電知識講座》適用于涉及靜電敏感材料和工藝的行業,尤其是電子制造、石油化工、制藥、航空航天等領域。這些行業的生產過程中廣泛使用高分子材料和精密電子元件,容易產生靜電積累,進而引發設備損壞或安全事故。因此,相關企業的領導管理人員、設計工程師、現場工程師、維護技術人員、倉儲人員、質量控制和檢測人員等都需要了解并掌握靜電防護的基本知識和操作要求。通過培訓,這些人員可以更好地識別靜電危害源,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確保生產安全和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