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預熱器的低溫腐蝕》講解了燃料中的硫燃燒后形成三氧化硫和硫酸蒸汽,在特定條件下于空氣預熱器低溫受熱面上結露從而引發腐蝕的基本原理。文章描述了二氧化硫進一步轉化為三氧化硫的反應過程,以及酸露點溫度升高的條件與機制,并指出當受熱面金屬溫度低于酸露點時發生的嚴重低溫腐蝕現象。此外,《空氣預熱器的低溫腐蝕》列舉了低溫腐蝕導致空氣預熱器熱效率下降、鍋爐性能受損的危害。在預防和減輕措施部分,文件提到降低三氧化硫含量(例如燃料脫硫、低氧燃燒等)可有效控制酸露形成;通過熱風再循環或使用暖風器提高冷端壁溫至高于酸露點也是主要手段之一;選擇耐腐蝕材料、設置吹灰設備、運行中控制燃燒條件如采用低氧燃燒等也是避免腐蝕的常見方式。
《空氣預熱器的低溫腐蝕》適用于火力發電企業及化工等相關行業從事燃煤鍋爐運營與維護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尤其適合那些負責鍋爐設備安全高效運行的專業人士,以及希望通過改善燃燒過程來提高系統可靠性的技術團隊參考。其內容對理解低溫腐蝕機理、評估腐蝕影響和制定應對方案非常有價值,可用于指導空氣預熱器設計改進、日常運維策略調整和技術培訓課程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