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職業安全健康術語》講解了與職業安全健康領域相關的一系列基礎概念和核心原則。該內容詳細解釋了職業安全健康的內涵,并通過定義安全生產、職業禁忌癥和事故隱患等多個重要術語,進一步說明了企業中可能遇到的安全問題及其應對方法。例如,“安全生產”被界定為消除或控制危險因素以保障生產順利進行的活動;“事故隱患”則指的是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狀態、人的行為及管理缺陷等。同時,文檔提及了不安全行為、危險因素及違章指揮與操作等內容,這些術語揭示了人為和環境導致的潛在風險源。另外,“特種設備”與“特種作業”明確指出了特定情境下具有較高風險的工作條件和操作要求。而管理原則部分如“四不放過”和“三同時”,則為預防和處理事故提供了實踐指導方針。“三級安全教育”闡述了新入職人員在不同層級應具備的必要培訓程序。“危險源評價”及“重大危險”的表述反映了對系統性風險管理的要求。“持續改進”提出了通過優化安全管理體系達成更高績效的理念,體現了動態發展的重要性。最后,對于“相關方”的界定明確了內部與外部多方在安全管理中的互動關系。
《常用職業安全健康術語》適用于各類涉及職業安全健康管理的企業、機構和組織,尤其適合那些從事高危行業或特殊作業的企業使用。這包括制造業、建筑業、礦業以及其他任何存在顯著職業風險的領域。同時也可作為教育材料,供職業衛生監管人員、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一線員工及相關專業學生學習。此外,政府部門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相關人員,也可依據此文檔制定政策、執行監督任務并評估企業合規情況。該文件有助于統一行業內術語的理解和應用,增強溝通效果和安全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