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數據集核心元數據》講解了有關氣象數據集的核心元數據定義、內容結構及其規范要求,涵蓋了元數據元素的基本屬性和使用規則,為科學管理和標準化處理提供了依據。該文件明確了數據項集合、語義定義及著錄規則等,并規定了對氣象數據集進行標識、內容描述以及分發等方面的必要信息,如標識信息、數據質量情況、表現形式和約束限制等。文章還對各類術語進行了細致闡述,例如“數據集”是可識別的數據組合,“元數據實體”是一組解釋數據特性且包含至少一個元數據元素的單元等。針對氣象數據的具體特性,標準提供了元數據描述方法的具體規范,如元數據名稱需為中文名,英文短名則需符合國際命名規則并確保唯一性;此外對不同元數據實體或元素的屬性,從必須選填、最大出現次數到允許的值域都有明確說明。核心元數據共有79個元素組成,其中有23項為核心必選項,其余則為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填寫的選項,包括元數據標識信息、制作語言等內容描述類別。這些設置不僅有利于促進國內氣象數據的有效管理、共享與傳播,更提高了數據庫建立質量和技術加工的標準化水平。
《氣象數據集核心元數據》適用于氣象行業各領域的從業人員,特別是需要參與氣象數據存儲與服務的專業人員和技術團隊。它適合于國家或地方各級氣象局,氣象監測站等單位中的技術人員在數據歸檔、整理以及元數據庫建立過程中應用。此外,在開展國內外氣象科技合作與交流時,也可作為基礎參考依據供相關學者研究探討。任何負責氣象數據分析和處理工作的機構都可以借助本標準提升數據加工能力,保障數據質量的一致性并推進規范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