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遼河流域油莎豆栽培技術規程DB15T3436-2024.pdf
-
資源ID:384845
資源大小:195.72KB
全文頁數:5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積分:1.98金幣
免費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快捷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西遼河流域油莎豆栽培技術規程DB15T3436-2024.pdf
《西遼河流域油莎豆栽培技術規程》講解了油莎豆種植的全面操作流程,內容包括土地選擇、種子準備與處理、播種方法、灌水施肥規范、刈割要求、除草措施、病害防治方式以及收獲標準等多方面技術指導。本規程詳細規定了適合內蒙古通遼市、赤峰市、興安盟等西遼河流域的沙化土地區域的種植方案。針對種子選擇和處理部分,提出要選擇無殘破蟲蛀、發霉且顆粒飽滿的高質量種子,并通過特定的溫水浸泡和農藥拌種來提高種子活性與抗性。在播種章節中,強調播種時間與方式的精準掌握,并給出了機械化播種及人工點播的不同方案。此外,灌溉施肥環節明確了分階段灌溉水量的具體安排以及復合肥和追肥的比例搭配建議。文件中關于化學封閉除草和手工中耕除草的規定,有助于控制田間雜草的滋生,減少對作物的不利影響。對于葉枯病和葉斑病的防控措施,《規程》提供了具體噴灑藥劑的濃度及周期說明。最后,在收獲階段給出了依據地上莖葉枯黃程度判斷適時采摘的關鍵指標,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關注采收期間土壤防風固沙問題。
《西遼河流域油莎豆栽培技術規程》適用于內蒙古西遼河流域內的通遼市、赤峰市和興安盟等地從事油莎豆栽培的技術人員、農業生產企業以及農戶。這些地區主要特點是土壤質地為沙壤或沙土,適合該作物種植的土地分布廣泛,需要采用標準化栽培方法優化農業生產效益并兼顧土地改良與生態環境保護的任務。文檔能夠幫助相關領域生產實踐者更好地掌握油莎豆栽培的核心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