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違章防范》講解了習慣性違章的原因及如何杜絕這一行為。文章首先分析了現代安全管理理論中的三個關鍵因素:行為者對違章行為追求的程度、行為者對自己行為能力過高的估計以及文化環境對個體的影響。行為者對違章行為的追求程度主要體現在行為者對行為后果價值的判斷上,具體表現為僥幸心理、取巧心理、逐利心理和偷懶心理。僥幸心理使作業人員認為偶爾違章不會造成事故;取巧心理則驅使工作人員為圖方便而違反規程;逐利心理使得一些作業人員為了高額獎金而忽視規章制度;偷懶心理則使部分職工不愿承擔責任,導致工作疏忽。此外,行為者對自己行為能力的過高估計也是導致違章的重要原因,具體表現在逞能心理、幫忙心理和冒險心理上。逞能心理使作業人員自恃技術高超而盲目操作;幫忙心理則因礙于情面或表現欲望而導致盲目幫忙;冒險心理則使作業人員在面對惡劣條件時選擇冒險操作。最后,文化環境對個體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從眾心理、盲從心理和好奇心理都會促使個體效仿他人的違章行為。
《習慣性違章防范》適用于各類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一線作業人員以及安全培訓人員。該文檔通過詳細分析習慣性違章的心理動因及其影響因素,為企業提供了一套系統的防范措施,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減少違章行為的發生,從而提升整體安全生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