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安全管理》講解了企業在自主安全管理方面的組織機構與職責、目標與指標的制定及危險源管控等內容。在組織機構與職責方面,文檔詳細介紹了領導機構設置、職業健康管理機構設置以及責任制的建立,強調了成立領導機構、召開會議、建立責任制、開展培訓和適應性評價的重要性。管理評價部分則從公司級角度闡述了自主安全管理規范的基礎管理。目標與指標方面,文檔強調了制定安全承諾與方針、定期進行適應性評價、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目標指標的制定和分解等關鍵點,特別提到了遵循“上一級的方策是下一級目標”的原則。在危險源管控部分,文檔詳細說明了危險源的辨識、風險評價、控制措施的制定、定期評審與更新以及告知相關人員的流程。此外,還介紹了軌跡交叉論和危險源控制措施的等級順序,強調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失誤的重要性。文檔還指出了危險源辨識中常見的問題,并提供了多種風險評價方法,如危險指數評價法、預先危險分析方法、是非判斷法、風險矩陣法等。
《自主安全管理》適用于各類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工程師、車間主任和班組長等。該文檔為企業提供了一套系統的自主安全管理方法和工具,幫助企業在組織機構設置、目標指標制定、危險源管控等方面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提升企業的整體安全生產水平。尤其適用于制造業、化工行業、建筑行業等高風險行業的企業,這些行業中的企業可以通過應用文檔中的方法和工具,有效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和企業的正常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