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滅火行為對火災事故調查工作的影響》講解了滅火行為對火災事故調查工作的負面影響及其成因。文章指出,滅火人員在撲救火災時,由于缺乏對火災現場保護的意識,可能導致火災現場被破壞,從而影響火災事故調查人員準確判定起火部位和認定起火原因。具體表現為滅火過程中盲目射水和破拆,導致地面、墻面、吊頂的遺留物和痕跡物證被沖走或破壞。此外,大量射水造成的水漬損失也給火災事故調查和善后處理工作帶來困難,如火場直接被火燒毀的物質損失不大,但水漬損失卻很大,甚至超過火災燒毀物質的損失。這些因素不僅增加了火災事故調查的工作量,還可能導致火災事故調查人員錯認事實,進而引發當事人對火災損失核定的不滿和糾紛,甚至引起民事訴訟。因此,滅火指揮人員需要了解火災事故調查的基本理論,重視現場保護,并與火災事故調查人員保持密切溝通。
《淺談滅火行為對火災事故調查工作的影響》適用于公安消防機構的滅火人員和火災事故調查人員。特別是滅火指揮人員,需要掌握一定的火災事故調查知識,以便在滅火過程中更好地保護火災現場,減少水漬損失。該文也適用于相關法律和安全管理部門,幫助他們理解滅火行為對火災事故調查的影響,制定更有效的規范和指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