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制漿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講解了球磨制漿工在作業現場的安全技術操作規范,強調了進入作業現場必須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工藝及勞動紀律,并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規程詳細描述了開車前的準備工作,包括檢查電動機、減速機、中空軸軸承、大小齒輪、磨機簡體、進出料箱、渣漿泵、攪拌機等設備的完好情況,以及各潤滑部位的潤滑情況,確認設備設施完好、周圍無障礙物和人員后方可開車。規程還明確了開車的操作順序,即先啟動攪拌機,再啟動球磨機,然后緩慢打開給料水閥門和過渡罐下料閥,待磨后池滿池且符合工藝要求時開動渣漿泵將料漿打入儲漿罐。運轉中的注意事項包括嚴守工作崗位,每半小時對設備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監視電流波動、電機及各傳動部位的溫升情況,確保投料準確,防止儲漿罐滿溢,禁止在電機周圍烤火取暖、烘物及灑水,及時清理作業場所散落的物料及雜物,保持設備潤滑,確保筒體無漏漿、螺絲無松脫、無撞擊聲,所有地腳螺絲無松動、無震動現象,各部位溫度不超過60℃。規程還特別指出,在清理、檢修球磨機、制漿池時,必須切斷電源并掛上“有人作業,嚴禁合閘”禁牌;設備發生重大故障時,操作者有權立即停車并報告主管領導,積極組織搶修或保持事故現場并向公司匯報處理。停車順序為先關閉過渡罐下料閥門,再關閉給料水閥門,待磨空后再停球磨機,最后在制漿池料漿打完后停攪拌機和渣漿泵。
《球磨制漿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適用于球磨制漿工及相關技術人員,特別是在球磨制漿生產線工作的人員。該規程不僅適用于球磨制漿工的日常操作,也適用于設備維護和故障處理等環節,旨在確保作業現場的安全和生產效率,減少事故發生,保障員工的人身安全和設備的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