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焊設備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講解了氣焊設備在焊割前、焊割中和焊割后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焊割前準備部分強調了檢查橡膠軟管接頭、氧氣表、減壓閥等部件的牢固性和無泄漏情況,嚴禁油脂、泥垢沾染氣焊工具和氧氣瓶。氧氣瓶和乙炔發生器應遠離熱源、電閘箱、高壓線和電線,避免陽光直射,放置在操作工點的上風處,并設置圍欄和“嚴禁煙火”標志。氧氣瓶應集中存放,禁止使用無減壓閥的氧氣瓶。選擇合適的焊炬和焊嘴,檢查設備是否漏氣時,應使用肥皂水而非明火。焊割中注意事項部分指出,開啟氧氣閥門時禁止用鐵器敲擊,進入容器內焊接時點火和熄火應在容器外進行。焊接儲存過油類的容器時,應先用堿水清洗并用壓縮空氣吹干。乙炔發生器壓力應保持正常,氧氣瓶應預留余壓。焊割作業時,不準將橡膠軟管背在背上,禁止用焊割炬的火焰作照明。如發現焊炬異常,應迅速關閉閥門。進行高空焊割作業時,應使用安全帶,確保下方無人。焊割完后注意事項部分強調了擰緊氧氣瓶咀安全帽,將氧氣瓶和乙炔發生器放置在規定地點。離開作業場地前,應進行卸壓、放水,并取出空心電石籃。定期對受壓容器、安全閥及壓力表進行試驗檢查和周期檢查,作業完后應將乙炔發生器桶內水放掉,防止凍結。
《氣焊設備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適用于從事氣焊作業的工人和技術人員,特別是在建筑、制造業、維修等行業中使用氣焊設備的人員。該規程提供了詳細的焊割前、焊割中和焊割后的安全操作步驟,有助于預防事故的發生,保障作業人員的安全和健康。同時,該規程也可作為企業安全管理培訓的參考材料,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