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方法》講解了應對危險化學品事故的應急措施和注意事項。文章列舉了多種常見的危險化學品,如天然氣、液化氣、管道煤氣、香蕉水等油漆稀釋劑、汽油、苯、甲苯、甲醇、氯乙烯、液氯(氯氣)、液氨(氨、氨水)、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氫、過氧化物、氰化物、黃磷、三氯化磷、強酸、強堿、農藥殺蟲劑等。應急要點包括呼吸防護、撤離、洗消和救治。在呼吸防護方面,應立即用手帕、餐巾紙、衣物等捂住口鼻,如有水或飲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濕,條件允許時應佩戴防毒面具、防毒口罩。撤離時,應判斷毒源與風向,沿著上風或側上風路線撤離現場。到達安全地點后,需及時脫去被污染的衣服,并用流動的水沖洗身體,特別是裸露部分。救治時,應迅速撥打“120”,將中毒人員送醫救治,在等待救援時保持平靜,避免劇烈運動。此外,文章還強調了皮膚防護和眼睛防護的重要性,建議盡可能戴上手套、雨衣、雨鞋等,或用床單、衣物遮住裸露的皮膚,并佩戴防毒眼鏡、防護鏡或游泳用的護目鏡。對于污染區及周邊地區的食品和水源,必須經過檢測無害后方可食用。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方法》適用于化工企業、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單位、交通運輸部門、應急管理部門以及相關從業人員。這些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接觸危險化學品的可能性較高,因此掌握正確的應急處理方法至關重要。同時,該文檔也適用于普通公眾,幫助他們在遇到危險化學品事故時能夠采取有效的自我保護措施,減少傷害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