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氣事故現場應急救援》講解了液化石油氣的基本理化特性和危險特性,強調了其易燃、易爆的性質以及對健康和環境的危害。文章指出,液化石油氣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烴類組成,外觀為無色氣體或黃棕色油狀液體,有特殊臭味,且閃點、沸點、引燃溫度等參數均表明其高度易燃性。在危險特性方面,液化石油氣極易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蒸氣比空氣重,可沿地面擴散,遇明火或高溫易引發爆炸。此外,文章詳細描述了液化石油氣事故現場的公眾安全措施,包括撥打應急電話、避免進入低洼處、疏散無關人員等。在個體保護方面,建議佩戴正壓自給式呼吸器和防靜電隔熱服。對于大泄漏和火災情況,文章提供了具體的隔離距離,分別為至少 800 米和 1600 米。
《液化石油氣事故現場應急救援》適用于液化石油氣的生產、儲存、運輸和使用單位,以及相關行業的安全管理、應急救援人員。該文檔特別適合液化石油氣站、化工廠、加油站等場所的安全管理人員和一線操作人員,幫助他們了解液化石油氣的危險特性和應急處理措施,提高事故應對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