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壓地壓及其防治》講解了沖擊地壓的基本概念、分類及其機理。沖擊地壓是在煤炭開采過程中,積聚在煤炭體中的能量瞬間釋放,產生的一種以突然、急劇、猛烈破壞為特征的動力現象。這種現象常伴隨有很大的聲響、巖體震動和沖擊波,有時會向采掘空間拋出大量碎煤或巖塊,形成煤塵和大量瓦斯釋放。根據原巖(煤)體應力狀態不同,沖擊地壓可分為重力型、構造應力型和中間型或重力構造型三種類型。根據沖擊的顯現強度,沖擊地壓可分為彈射、礦震、弱沖擊和強沖擊四類。根據震級強度和拋出的煤量,沖擊地壓又可分為輕微沖擊、中等沖擊和強烈沖擊。根據發生的地點和位置,沖擊地壓可分為煤體沖擊和圍巖沖擊。沖擊地壓的成因機理主要包括強度理論、能量理論、沖擊傾向理論和失穩理論。其中,強度理論認為沖擊地壓發生的條件是礦山壓力大于煤體-圍巖力學系統的綜合強度。
《沖壓地壓及其防治》適用于煤礦開采行業,尤其是從事煤礦設計、生產、安全管理和技術研究的人員。該文檔詳細介紹了沖擊地壓的成因、分類及防治措施,有助于相關人員了解和掌握沖擊地壓的基本知識,提高煤礦安全生產水平,減少事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