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井底井底車場注漿施工安全技術措施》講解了新井底井底車場注漿施工的具體技術要求和操作步驟。注漿技術要求包括注漿管的規格尺寸與布置方式,如超挖超過500mm時使用203000注漿管,超挖小于500mm及底板使用202500注漿管,注漿管排距為2m×2m,誤差100mm,外露長度100mm-150mm。注漿管布置為拱頂一根,兩幫沿輪廓線間隔2m注一根,兩幫距底板0.5m處各注一根,每排注7根,底板每排3根,總共每排10根。注漿材料及配比方面,先按水:水泥=1:0.8-1.5(重量比)的比例配置,先加清水后加水泥,攪拌均勻后開始注漿,水灰比從小到大進行試用。注漿工藝包括打注漿孔、安裝固定注漿管、包扎注漿管頭螺紋、堵頭臨時封孔、噴漿(糊口)后8小時注漿。注漿管內的巖粉應吹掏干凈,注漿管固定牢固,用塑料布包好注漿絲頭部分螺紋,安裝巷道拱頂及兩肩處注漿管時,必須用止漿塞將注漿管固定在孔內,止漿塞的外面與巷道壁平,以防注漿時溢出。注漿管插好后,必須用木堵頭或破布把注漿管孔臨時封嚴,防止糊孔堵塞。每一排注漿要先從一幫的下部的第一根注漿管開始,往上注第二根,然后從另一幫開始注漿至拱頂。對不同排的注漿管,第一天注奇數排,第二天注偶數排。施工質量要求包括注漿管必須與巷道輪廓線垂直,每根注漿管在注漿時必須注到壓力表達到設計的壓力值或注漿泵顯示注不進去為止。所有頂幫注漿管按設計要求位置與角度施工,允許誤差為100mm。嚴禁使用過期或結塊的水泥。注漿設備、管路必須清理干凈,確保設備的完好。施工地點的所有材料、工具必須排放整齊,確保文明施工。制作漿液時,按比例先將清水加入到攪拌桶內,再將水泥經進料格柵放入攪拌容器內,進行機械攪拌,混合攪拌均勻,攪拌時間不小于5分鐘。
《新井底井底車場注漿施工安全技術措施》適用于礦山工程中的井底車場注漿施工,特別是新井建設過程中的注漿加固工作。該文檔詳細規定了注漿施工的技術要求和操作步驟,旨在確保施工的安全性和質量,適用于礦山施工單位的技術人員、施工人員以及安全管理人員。同時,對于礦山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