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放水單孔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講解了煤礦掘進施工中探放水的設計原則和技術措施,確保在巷道掘進過程中有效防止水災的發生。文章依據煤礦安全規程中的“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則,并結合具體礦井的水文地質條件進行了詳細描述。文中介紹了該礦井涌水量情況和主要含水層K2灰巖的特點,指出礦井涌水主要來自K2灰巖并以采空區積水為主。對于探放水鉆孔布置的參數和超前距幫距的確定,文章明確了探水與掘進循環作業的具體要求,包括探水循環進度75米,超前距35米,允許掘進距離40米等內容。此外,文章還列舉了具體的鉆孔布置參數以及鉆探設備型號和規格。在鉆探完成后,由安監、地測等多個部門聯合驗收分析,確保無水害危險后再下發允許掘進通知單。同時,針對孔口安全裝置的布設也給出了詳細的安裝程序和質量標準,確保探放水過程的安全可靠。為了保障探放水工作的順利進行,文中強調了一系列準備工作的重要性,包括檢查排水系統、準備堵水材料、監測瓦斯濃度、檢查支架和煤壁狀況、清理水溝雜物、保證安全退路暢通以及培訓相關工作人員等。
《探放水單孔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適用于煤礦行業的巷道掘進工程,特別是那些面臨地下水威脅的礦區。該文件為從事煤礦開采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及一線工人提供了詳細的指導,幫助他們理解和執行探放水的具體操作流程和技術規范。通過對水文地質條件的分析、探放水鉆孔布置參數的設定、孔口安全裝置的使用以及各項準備工作的要求,此文檔能夠有效提升煤礦企業在掘進施工中的安全性,減少因水害引發的風險。適用范圍涵蓋從規劃到實施整個探放水作業過程的所有相關人員,確保所有環節都能按照既定的安全技術措施嚴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