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井井壁壁后注漿施工安全技術措施》講解了主井井筒在施工過程中遇到的水文地質問題以及為確保施工安全和質量所采取的壁后注漿施工方案。該井筒設計深度為679.8米,凍結深度520米,于2010年9月30日進行工作面預注漿施工,并在2011年2月11日開工。當前施工至547.8米,涌水量為25立方米/小時,出水位置主要集中在井壁接茬縫。由于凍結站停機導致凍結壁解凍,井壁出水現象嚴重,因此需要進行壁后注漿施工。文件詳細描述了井筒的主要技術特征,包括井口坐標、凈直徑、井筒深度等參數。此外,還分析了井筒的水文地質條件,指出各層地質特性及含水情況,并強調了凍結孔鉆孔施工對地下水的影響。壁后注漿設計方案涵蓋了注漿孔數、孔口管選擇、注漿孔深度、注漿壓力、注入量計算方法、注漿材料及其配比、鉆具選擇和注漿站設置等內容,旨在通過合理的注漿施工確保井筒施工的安全與質量。
《主井井壁壁后注漿施工安全技術措施》適用于煤礦井筒施工領域,特別是那些面臨復雜水文地質條件、存在凍結壁解凍風險以及需要進行壁后注漿施工的工程項目。此文檔不僅為現場施工人員提供了具體的技術指導,也為管理人員和工程師提供了科學依據,確保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該措施特別適合在類似條件下工作的礦山企業(yè)、施工單位和技術咨詢機構參考使用,以應對可能發(fā)生的地下水涌入問題,保障施工質量和進度。